玉米市場的看點就是華北和東北兩大產區的走勢分化,華北繼續落價,東北保持堅挺,兩地區的玉米價格差距越來越小,北港的主流價格已經基本與華北基層的收購價格持平,倒掛趨勢越來越明顯。
今天以山東為代表的深加工企業,可謂是車水馬龍,早間門前剩余車輛達到1965臺,距離去年二月底的高峰值2024臺,也僅是一步之遙。車多落價是華北企業的基本操作,價格下滑在所難免,于是深加工集體跳水的一幕再次上演。
至于華北地區為什么會出現集體落價的情況,根本原因就是一個字:糧多;三個字:潮糧多。能夠達到入庫標準的玉米數量較少,且基層糧源龐大,貿易商缺乏建倉信心。農戶和深加工直接搞對轟,中間商的緩沖作用幾乎沒有發揮的余地。同時,白狼以前就提到過,連續落價已經導致部分地區貿易倒掛,貿易商又出現了被動建庫存的跡象,情況跟去年同期幾乎如出一轍,“糧未盡、彈已絕”的情況或將再次出現,想解套要么割肉,要么死等。
呼吁:謹慎收貨,盡量避免扎堆!同時也呼吁基層農戶,盡量避開近期的賣糧高峰,再等個把月,水分降了,賣個高價它不香嗎?干嘛非得來湊這個熱鬧?
相比較之下,東北玉米的漲勢依舊堅挺,基層上貨量小,當地企業帶頭漲價。據市場調研,東北玉米深加工80%的企業僅有不足30天的庫存,超過一個月的企業較少,深加工、國庫、貿易商紛紛伸手建倉。但下游需求并未被帶動改善,南方飼料養殖仍然是隨用隨采,對目前的市場價格認知度并不高。沒有需求做支撐的漲價,好比沙漠里蓋房子,隨時有回調風險。加上近又傳出定向糧流入的消息,東北產區高漲的市場情緒逐漸平復。
短期來看,華北地區頹勢難改,價格底部尚未夯實;東北產區上漲有限,看多情緒開始降溫;南方需求持續疲軟,觀望心態較重。玉米購銷節奏混亂,多空并存,能一錘定音的也許只有今年的臨儲拍賣了。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