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溫、增氧、刺孔、倒袋……近日,在河北省平泉市綠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佩戴著口罩的工作人員王越嶺在蘑菇大棚里忙碌著。“上班前,公司進行了調查核實,反復確認沒有與疫區接觸、沒有發燒,才通知我上班。”王越嶺說,每天上下班公司都要測溫,要求員工戴口罩,對工作場地進行。
“現在正處于發菌期,絕大部分菌棒菌絲已經長滿,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陸續出菇。”該公司總經理高文秀說,現在正是緊要關頭,該公司今年種植香菇190萬袋,年產量將達到1900噸。該公司主動作為,調動各方關系及資源,及時有效按菌棒生產技術規范操作。企業復工復產后,已有50名工人陸續回到崗位,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平泉是食用菌之鄉,年生產香菇6億袋,產量58萬噸,產值60億元,全市300余個食用菌產業園區、20余家食用菌深加工企業帶動10余萬農民就業。
在這關鍵時期,平泉一手嚴抓疫情防控,一手促生產發展,在兩個戰場精心排兵布陣。該市要求復工復產的食用菌企業和菇農,嚴格把好復工報批、健康上崗、、生產運行、農產品出入、職工就餐、集體活動、交流溝通、疫情應急、職工承諾“十關”,堅決有力隔斷傳染源,復工復產。
“我們抽調了技術骨干力量,到園區進行、不間斷的技術指導,確保技術到位,保證產品質量。”平泉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秦鳳彬說,目前平泉已有10萬菇農陸續回到園區或自家大棚從事生產。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