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速凍食品行業仍處于景氣增長的時期。”這是劉鳴鳴對于速凍食品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
回顧速凍食品行業發展歷程,劉鳴鳴向記者表示,速凍食品行業于90年代初開始在我國出現,目前已發展將近30年。對比日本,當前我國餐飲渠道占比還非常低,未來需求大;另一方面,火鍋、小吃、團餐及連鎖餐飲高景氣直接加速速凍食品行業需求;此外,冷鏈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將擴大下游市場需求,帶動速凍食品行業的發展。
多家研究機構也認為未來速凍食品行業仍具有較大的市場需求。根據Euromonitor統計,2018年國內速凍肉制品、速凍魚糜制品行業餐飲渠道消費量占比分別為52%、47%,與日本高峰75%左右、穩態60%左右的占比仍有差距(日本指整體速凍食品市場)。由此,Euromonitor預測,2023年國內速凍肉制品、速凍魚糜制品行業餐飲渠道消費量占比分別提升至62%、59%,餐飲渠道消費量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1%、12%。
方正證券認為,由于國內速凍食品發展起步較晚,目前仍處于相對較快發展水平,伴隨城鎮化推進,以及生活節奏加快,未來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2017年,我國速凍食品規模以上企業營收達到1040億,同比增長8%;產量568萬噸,同比增長5.9%。人均消費量僅9千克,不及日本人均消費的一半(22.9千克),相比歐洲、美國則差距更大。直觀來看,經濟越發達,社會生活節奏加快,速凍食品需求越大。
對于行業內部企業的發展趨勢,劉鳴鳴表示,目前速凍食品行業仍處于洗牌的中后期,企業和品牌的市占率還有限,未來會朝著龍頭集中的方向發展。隨著制造業的整體發展,將促使速凍食品整個行業效率的提高;互聯網大數據技術也會使整個行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行業逐步成熟化。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