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業如此回升趨勢,無疑給相關食品企業走出當前疫情困境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不過縱觀漲幅回升企業,不難發現大部分為速凍米面制品、方便制品、休閑食品以及乳品和基礎調味品相關企業。
因為疫情本身非食品引發問題,雖然目前減少了消費者出行需求但飲食需求卻不會降低,反而有可能因為局部出行限制造成民眾囤貨,從而創造相關公司階段性收入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復盤非典期間可以發現,食品飲料行業基本表現較為穩健,并未出現較大降幅。
速凍米面制品成“領跑者”
疫情爆發擴散期,為防范人群聚集減少外出,相關專家認為,短期內會激發消費者對于必需消費品的囤貨需求(外出就餐減少、家庭食材采購頻次縮減),而速凍食品和米面具有儲備時間長、多為主副食品(水餃、湯圓、方便面等)搭配、能夠滿足飽腹需求(對正餐具有替代性)等特點,作為家庭備餐的作用凸顯,短期內可能存在階段性收入提速的可能。
三全食品方便表示,從終端上看,部分地區部分終端門店速水餃和面點等產品出現了缺貨情況,經銷商及商超節前庫存消化較快,渠道庫存低于歷史同期,公司訂單量較同期有一定增長。
克明面業董秘陳燕也表示,受疫情影響,市場需求較同期上升,市面上產品已經出現斷貨情況。“目前河南新鄉、駐馬店兩地的工廠正在恢復生產運行,兩地產能占公司總產能80%左右,恢復生產后可以緩解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
與此同時,記者也發現,在大中小城市的各大商超中,作為大眾代餐的方便面和自熱鍋等貨架中符合大眾口味(好吃)的產品日常處于缺貨的狀態。相關超市負責人表示,每天剛補完貨就會被一空,所以每天定量供應。
乳制品需求量增加
對乳制品而言,雖然春節旺季送禮需求減弱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但乳制品中優質蛋白可提高人體,同時具備囤貨屬性,需求可能會有所增加。疫情防御過程中,除了做好外部防護以及隔離之外,增強自身也是途徑之一。乳制品中所含的溶菌酶、乳過氧化物酶更能在腸內發揮抗感染作用,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的活力或提高機體對致病菌的抵抗力,保護身體的免疫功能。疊加其常溫屬性易于保存,乳制品在疫情爆發期間可能同時具備一定的消費屬性以及囤貨屬性,可能會有一個階段性的上漲。
據了解,目前光明優倍鮮奶、致優鮮奶銷量比平時增長5倍,致優娟姍奶作為高端鮮奶產品,銷量增長3倍,終端銷售環節盡努力保障乳制品及時上架。在零售門店,光明乳業的鮮奶貨架一天需要補貨十幾次。
調味品受外界變化影響相對有限
對調味品而言,其屬于基礎消費品種,購買頻次相對較低且使用周期相對較長,相關專家認為,疫情導致外出就餐的減少對其B端餐飲端有一定的負面影響,C端家庭備貨需求有較小的正面影響。因為B端餐飲行業大多地區面臨歇業狀態,需求量減弱。而恰恰相反的是C段家庭方面,由于當下各種減少外出活動的影響,以及做“持久戰”的準備,大多家庭會囤積一部分基礎調味品,反而較日常需求量有所增加。所以,對于基礎調味品方面,相關企業處于回穩狀態。
休閑食品“由跌轉增”
截至2月6日收盤,三只松鼠漲幅為5.47%,好想你漲幅為2.86%,來伊份漲幅為1.20%,達利食品1.08%。上文所提到的速凍米面制品、乳制品以及基礎調味品企業行情處于增幅狀態,細數下來確實情有可原,但是為何休閑零食方面也會呈增幅趨勢?
雖然休閑食品的節慶屬性較強,節日禮盒的大量庫存如今讓許多經銷商苦不堪言。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春節至今,由于疫情影響,越來越多平時忙于工作的人們如今卻在家閉門不出,“為社會減少壓力”,而這群消費者恰恰就是休閑食品的主力軍。現在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禁足”在家,各種刷劇、游戲,所以對于休閑食品的需求量也急劇增加,囤貨趨勢也必不可少。所以,當市場一旦反應了過來,相關企業就迅速呈現出回升趨勢,由跌幅轉向了漲幅,也在意料之中。
后記:平安證券研報認為,目前雖距離疫情結束或仍需一段時間,但參考非典期間行業發展態勢,預計后續疫情對大眾品需求影響不明顯,或推動行業加速洗牌,市場份額有望向龍頭集中。同時,疫情結束后可選品消費均復蘇至較好水平,必需品消費在疫情期間基本未受影響,增速保持穩健態勢。來源:新零售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