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蝴蝶效應”波及,短期稻米市場漲價情緒濃厚,區域性、階段性的缺糧被放大到整個市場中,引起消費者恐慌性的大米,進而引發資本市場的炒作,但是市場情緒的發酵需要一個過程,風潮過后,稻米市場仍將回歸基本面。當前無論是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稻米基本面供需均呈現寬松局面。
市場上,從美國農業部4月9日發布的供需平衡表來看,2019/20年度大米產量4.96億噸,總供應量6.72億噸,總需求量4.90億噸,年度產量大于需求量,年度大米結余約0.06億噸,累積庫存高達1.82億噸,處于持續增加中。雖然總體數據較3月份均呈現不同程度下調,但是大米供需仍保持寬松局面,4月份大米庫存消費比仍高達37%,大米供應有保障。
國內市場上,據糧網4月份發布的稻谷供需平衡表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稻谷市場總供給量2.113億噸,總需求量2.064億噸,年度結余0.049億噸,再加上上年結轉庫存量2.0395億噸,預計到2020年末,我國稻谷結轉庫存量仍高達2.0885億噸。稻谷市場供給端十分寬松,國家手中掌握大量的稻谷糧源可以用來調控市場,尤其是粳稻庫存量占比,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去庫存都將是稻谷市場的主要問題。從消費端來看,稻谷是我國主要的口糧品種,受經濟形勢、人口增長及居民消費結構調整影響,今后稻谷口糧的消費將呈現逐步減少趨勢。供應寬松,需求有限,長期看,我國稻米市場價格缺乏持續上漲的動能。
新季稻谷生產形勢良好
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4月8日,早稻育秧已完成98.1%,除浙江外其他早稻主產省育秧基本結束。早稻大田播栽已完成55.8%,同比快3.1個百分點。其中,廣東過八成,廣西、湖南均過六成,江西過三成。
目前江南、華南西北部雙季早稻處于播種出苗至三葉期;華南大部處于移栽至分蘗期;海南局部已孕穗抽穗。雙季早稻一、二類苗占比分別為15%,82%,一類苗較上周減少2個百分點,二類苗較上周增加1個百分點。陜南、福建、四川盆地、云南等地一季稻處于播種出苗至三葉期,云南局地已經移栽返青。
預計未來10天冷空氣偏弱,長江中下游地區熱量條件轉好,利于早稻育秧;華南及貴州等地氣溫仍偏低,對早稻分蘗不利。農業專家建議長江中下游地區加強早稻水肥管理,促進恢復生長,低溫時段注意做好早稻育秧棚加固保溫;東北和西北地區應抓住氣溫回升有利時機做好整地備播工作,適時播種一季稻。
進入4月中旬,隨著各地學校陸續復學,大米集團性消費量或將有所增加,帶動大米走貨轉好。隨著政策性中晚稻大量投放市場,局部地區缺糧現象將會有所緩解,整體稻價或趨于穩定運行。長期看,國內稻谷庫存仍處于歷史高位,去庫存仍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稻谷市場的主基調。在稻谷市場基本面保持寬松的形勢下,無論是現貨行情還是期貨走勢,后市均難言樂觀。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