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將至,鮮蝦欲上時。4月12日一大早,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下村鎮下住村委,龍蝦養殖戶習保根正忙著給蝦塘注水,拎起沉甸甸的蝦籠,一只只青中泛紅的小龍蝦活蹦亂跳,好不熱鬧。
“再過一個星期就到了龍蝦大量上市的時候,近我賣的主要是蝦苗,每斤15元左右,從三月上旬到現在賣了400多斤蝦苗,賺了6000多元,前幾天還賣了5000元的成蝦。只要養殖成功,就不愁銷路,也不怕賺不到錢,很多飯店都搶著要呢!”說起養殖龍蝦帶來的“豐收”,習保根滿臉笑意。
今年33歲的習保根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父母都是殘疾人,2018年母親突發腦溢血,讓習保根不得不放棄外出務工,留在家鄉照顧父母的同時,他又尋思如何在家“就業”讓全家脫貧致富。
鎮村干部得知他的想法后,根據他家實際情況積極出謀劃策,經多方了解實地考察,建議他發展龍蝦養殖。但習保根還是猶豫不決:“一沒土地二沒資金三沒技術,養殖風險還不小,萬一沒有養殖成功怎么辦?”“沒有土地,村委幫忙聯系流轉土地;資金不足,幫扶干部教你申請無息小額信貸;缺乏技術,帶你到技術成熟的龍蝦養殖基地參觀學習……”在鎮村干部的鼓勵下,2018年習保根投資15萬元,流轉了10多畝稻田養殖小龍蝦。
“去年是第1年養殖,由于技術經驗都不足,離回本還差了點。但我對龍蝦養殖前景十分看好,今年肯定能連本帶利收回來,2萬元純收入沒問題。”日子有了盼頭,習保根脫貧致富的底氣更足了,“今后的日子啊,肯定就像這小龍蝦一樣,紅紅火火、越過越好,爭取早日娶上個媳婦,生個胖娃娃,讓父母含飴弄孫、安享晚年!”來源:水產養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