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消息,4月2日,2萬噸中央儲備肉再一次投放市場,給老百姓(83.550, 0.05, 0.06%)吃下“定心丸”。這已是年內中央儲備肉的第13次投放市場,累計投放總量達27萬噸。
連日來,記者在我市渝北、江北區部分超市看到,商超已陸續推出了儲備肉專柜,豬肉價格相比清明節前有明顯下降,降幅的近2元/斤。
13次密集的中央儲備肉投放說明了什么?對我市的生豬價格有何影響?后市豬肉價格又將如何變化?記者展開了調查。
供給足肉價回落
豬肉前尖28.9元/斤、后尖30.9元/斤、五花肉26.5元/斤……記者在渝北一永輝超市(10.650, -0.15, -1.39%)看到,相比清明前,豬肉價格明顯回落,其中降幅的在一斤2元左右。
記者來到人和農貿市場,一王姓肉販告訴記者,由于節后灌香腸、備臘肉年貨的少了,加上市民飲食偏清淡,每年到了四五月份豬肉消費自然就進入階段性的疲軟期,因而豬肉降價在所難免。
同時,在永輝、重百、新世紀、沃爾瑪等商超,記者觀察到,豬肉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調,但降幅大都在2元內波動。以五花肉為例,10天前一斤五花肉還是28元左右,現在已降到了27元一斤。
在渝北一超市,記者看見,由于豬肉價格回落,市民購買的熱情明顯高漲,黃金時段甚至出現市民排隊購買的現象,且目前市場消費需求仍以市民和部分餐館為主。
上漲動力不足,后期肉價緩慢下行
重慶一肉制品負責人趙先生表示,連日來肉價回落,主要原因來自一部分家庭養殖場的毛豬,從3月底開始陸續出欄。同時,各地養殖戶還在加緊補欄,因而豬源現在還是比較充足的,能保證我市的市場供應。
永輝超市相關負責人則認為,市場生豬保供量的增加是豬肉價格下跌的根本所在。
近日,根據市農業農村網顯示,對全市23個定點區縣的監測,3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1.7%,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比去年9月份增長10.0%。全市有19個區縣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比2月份增加5個區縣。
“從供給端看,去年國家加大豬肉穩產保供的措施發揮有效作用,生豬供給開始逐步攀升,有效緩解了供給緊張的難題。從需求端看,受疫情影響,餐飲等服務業消費大幅銳減,豬肉消費需求也大幅減少,因此價格自然會出現回落。”趙先生認為。
針對當前的市場供給,劉貴平按照以往經驗分析認為,后期肉價基本上會圍繞目前的價格小幅波動。而從目前毛豬的產能來看,是處于恢復階段,雖然產能恢復到出欄量增加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肉價繼續上漲的動力已經不足,后期緩慢下行是隨后一段時間肉價走勢的總基調。來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