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份,隨著臨儲政策的影響上升,今年玉米臨儲價大概率有較大幅度上升,支撐市場持貨待漲情緒。生豬養殖利潤高,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持續增長,養殖企業補欄意愿高,為飼用需求恢復打下了基礎。但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金融、商品市場波動劇烈,并有發展成經濟危機的可能,這是未來的潛在利空。
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玉米價格處于偏高水平,因此在沒有新的利多因素之前,價格上漲空間有限。但受疫情擔憂情緒的支持,短期可能低位震蕩為主,中長期隨著需求恢復,價格重心或將逐步上移。
玉米市場繼續維持堅挺。囤糧積壓使企業資金成本壓力凸顯,甚至不少深加工企業出現了持續的虧損。
由于臨儲拍賣投放政策出臺或將延后,東北深加工企業原寄希望于參拍補庫節奏被打亂,周末期間深加工企業陸續上調收購價入市收購。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關于高速運費減免政策取消的傳聞,高速公路運費若恢復收費之后,將繼續利好華北市場,現階段東北糧入關已經有所受限,若運費上漲將進一步推高發運成本,華北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或將再度沖高。
港口市場受發運成本支撐,市場價格較為堅挺,同時進口到貨也值得關注,若進口到貨增加將對南方港口價格形成抑制。短期內玉米市場受東北、華北兩大主力的市場心態和國家關于臨儲拍賣以及運費調整的政策導向為主。
東北玉米種植積極性較強
東北價格整體趨穩,吉林地區平均出庫價1902元/噸,環比5%,部分深加工企業上調收購價格。
深加工企業原計劃通過臨儲拍賣進行補庫操作,但目前臨儲拍賣政策仍未落地,企業只能入市收購進行補庫。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市場風險也在逐步累積,由于目前糧源多集中在渠道環節,囤糧主體較多,成本壓力不斷累積對企業資金壓力有一定挑戰。來源: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