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是什么意思?如何定義預制菜?
一般指以各類農、畜、禽、水產品為原輔料,配以調味料等輔料,經預選、調制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通常預制菜需要在冷鏈條件下貯存或運輸,供消費者或餐飲環節加工者簡單加熱或烹飪后食用,預制菜,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餐桌,是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滿足消費升級、關系居民飲食健康的重要產業。
預制菜按其使用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分類:
1.凈菜(也叫“肉禽菜”):已經開包去料烹制、現切后需要快速清洗即用的原料肉或禽類。
2.半成品菜(也叫“蔬菜菜”):經過清洗、切割、腌制、調味等預處理后,需要再加工的蔬菜類原料。
3.熱預制菜:包括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需要消費者自行加熱即食的預制菜產品。
4.半成品底料包:如小鍋炒底料、冒菜底料等,這些底料包可以搭配不同的食材,制作出不同口味的美食。
5.食材包:一些速凍食材包,如火鍋丸子、肉片、蔬菜等,可以直接下鍋烹飪。
6.冷凍烘焙品:預制成的冷凍烘焙食品,包括牛角包、小餐包等,適合快餐店、食堂等場景。
以上是預制菜按其食用方式分類的幾個種類,這些分類的預制菜可以滿足不同場景和人群的需求,幫助消費者更快捷、便利地制作美食。
預制菜探秘
在近年來,中國政府積極推動預制菜的發展,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本文將從減少人工成本、提高食品安全、促進農業產業升級等方面,分析中國大力推廣預制菜的原因,并探討其對經濟的影響。
一、減少人工成本預制菜是指提前在中央廚房或加工廠加工好的菜肴,具備一定的標準和質量保證。
相比傳統的現場加工,預制菜可以減少餐飲企業的人員需求,降低用工成本。這對于飯店、餐館等餐飲行業來說,意味著能夠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益。
二、提高食品安全預制菜的加工過程在中央廚房或加工廠進行,相對集中,有著更加規范和嚴格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標準。
這樣可以降低食品污染的風險,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此外,預制菜的包裝也更加標準,能夠更好地保持菜品的新鮮度和衛生狀態。
三、促進農業產業升級預制菜的推廣也帶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由于預制菜對原料的要求較高,對農產品供應鏈的密切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促使農民和農業企業更加注重優質農產品的種植和供給,推動農業產業向高品質、高效益的方向發展。
四、對經濟的影響
1.提升就業機會:預制菜的發展帶動了中央廚房和加工廠的建設與擴大,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尤其是在餐飲服務行業和農產品加工業。
2.促進消費升級:預制菜的發展滿足了現代人對于便捷、快速、健康的飲食需求,推動了消費升級和增長。
3.推動農業發展:預制菜的需求促進了農產品供應鏈的改善,鼓勵農民增加優質農產品的產量,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推動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和農民收入增長。
結論:中國大力推廣預制菜的原因包括減少人工成本、提高食品安全和促進農業產業升級等因素。
預制菜的發展對經濟產生積極的影響,包括降低餐飲業成本、提高食品安全、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創造就業機會以及促進消費升級等方面。預制菜的推廣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預制菜的崛起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預制菜已成為餐飲行業的必然趨勢。無論是外賣行業還是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如麥當勞、真功夫、吉野家、西貝等,都在使用預制菜制作菜肴。《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部分頭部連鎖餐飲企業預制菜占比甚至超過85。
據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到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全國預制菜相關企業達到6.4萬家,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到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到10720億元。
預制菜市場的快速發展,正是現代消費者在繁重生活壓力下追求便捷生活、物欲下降的縮影。越來越多的“996”打工人加入“預制菜大軍”,從最初的質疑到逐漸接受并享受預制菜帶來的輕松便捷的快樂,與預制菜逐漸和解。
來源:預制菜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