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餐飲業連鎖化、工業化步伐的加快,B端市場對于半成品預制菜的需求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與此同時,預制菜行業負面輿論頻發,受到部分消費者和餐飲企業的質疑和抵制,多家預制菜企業業績集體下滑……半成品預制菜未來將何去何從?

健康、營養成預制菜企業研發熱點
2023年以來,多地出臺了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查方案,提高行業準入門檻。特別是隨著2024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了預制菜的范圍,強化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明確了推動預制菜食品安全標準和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的方向。
而地方層面,多個省市發布了預制菜生產許可審查方案,對預制菜的定義、分類、生產場所、儲存條件、工藝流程、管理制度進行規定,規范市場準入條件,加強企業資質審查。
比如,上海、鶴壁等部分地區還為具有預制菜生產需求的企業,頒發了包含預制菜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引導當地的預制菜產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


多省份搶抓預制菜發展機遇
現階段,我國預制菜產業發展主要依托于具有生態資源的沿海地區與傳統農業強省,其中廣東、山東、四川、河南、湖南、福建、浙江等成為具有預制菜規;a業園區的代表省份。
依托豐富的漁業資源和深厚的餐飲文化基礎,廣東形成了以水產為特色的預制菜產業。湛江作為國內金鯧魚、對蝦的重要產區;佛山順德盛產鰻魚,構建了鰻苗培育、鰻魚養殖加工、出口的全產業鏈;此外,不少認知度較廣的傳統粵菜也被研發為預制菜,如白切雞、廣府燉湯、豉油雞、盆菜、乳鴿、牛雜、鹵鵝等。

山東是我國的農產品加工大省,同時又具備臨海的地理優勢,預制菜產業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構建了肉禽調理品、海鮮預制菜、速凍蔬菜等特色預制菜產業鏈條。
四川川菜不少菜品和小吃的知名度和接受度較高,這為其研發預制菜、打開消費市場提供了基礎,當地形成了川味小吃的完備生產加工鏈條。樂山的缽缽雞、椒麻雞、甜皮鴨、蹺腳牛肉,自貢的冷吃兔,成都的兔頭等產品生產加工鏈條完整,吸引了不少企業布局。

行業涌現更多大單品
目前,水產預制菜領域除了酸菜魚、小龍蝦等傳統大單品外,蝦滑、牛蛙、鰻魚等也受到更多企業關注和布局。蝦滑作為火鍋中受歡迎的食材,隨著連鎖火鍋品牌的增長,需求不斷升級,企業在原料、形態、應用場景進行創新。
還有一些企業結合多種食材如墨魚汁、腐竹等,積極研發“蝦滑+”產品。例如,2023年,逮蝦記上新了飛魚籽蝦滑、腐竹蝦滑等產品,還與珮姐火鍋聯合開發了墨魚汁馬蹄蝦滑。

隨著牛蛙賽道的進一步發展,消費者對牛蛙這一食材的接受度變高,同時助推了牛蛙預制菜的發展。有行業人士認為,牛蛙有望成為下一個水產預制菜大單品。而牛蛙預制菜的潛力也被眾多預制菜企業所看好。

豬肚雞賽道不斷擴容。餐飲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豬肚雞品牌。在預制菜領域,不少企業也開始布局營養滋補的豬肚雞預制菜。其中,正大食品的胡椒豬肚雞是熱銷產品,豬肚雞為叮叮懶人菜的大單品之一。2024年1月,三全食品上新了靚湯豬肚雞預制菜。

小酥肉的吃法多樣,既可以烹煮,也適合煎炸,消費場景多樣,吸引了不少肉制品加工企業入局。其中,新希望六和旗下的美好食品,將小酥肉預制菜打造成了月銷過億的大單品。2023年,美好食品小酥肉的年銷售額已達13億元,占據“小酥肉”品類市場份額第一。
肥腸的應用場景廣闊,涮、煮、熘、炒、烤、煎、鹵皆宜,在川渝火鍋、粉面、中式正餐、燒烤等賽道中均有所運用。2023年以來,肥腸成為多家預制菜企業部署的重要單品,美好食品、龍大美食、親熱集團等企業爭相推出相關產品,其中龍大美食的肥腸系列預制菜2023年銷售額突破3億元。

內容來源:紅餐網,預制菜100人全網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