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煙火、更新鮮、更懂本地味。”6月25日,2025大眾點評“必吃榜”正式揭曉,144座城市及地區的3091家餐廳上榜,上海、北京、成都、重慶、深圳為上榜餐廳數TOP5城市。
今年的榜單上近八成為煙火小店,超四成為10年以上老店;依托廣受食客認可的地道風味,“必吃榜”不僅是用戶的“美食之旅向導”、餐飲商家的“行業風向標”,更是彰顯各地特色飲食文化的“城市美食名片”,助推本地消費、文化傳承。
上海上榜商戶數達155家,為全國上榜餐廳數量的城市,徐匯區、浦東新區、黃浦區、閔行區、長寧區為上榜商戶數TOP5行政區。上海的上榜餐廳中,有93家為扎根街頭巷尾的煙火小店,占比達60%;55家為10年以上老店,占比超35%;首次上榜商戶占比近40%。更多城市特色餐廳上榜,占比超40%,其中超35%為新上榜,小辮子羊肉面館(周東店)、大龍湯包、杭嘉滬莘莊羊肉面館(莘莊店)等市井地道風味新上榜,“煙火氣”“本地特色”“現烹鮮制”成為榜單關鍵詞。
在上海長壽路商圈,2017年開業的包子鋪——“輪慈凈素包子”,以其地道的上海本幫素味首次上榜2025年大眾點評“必吃榜”。老板盧陽介紹,最初對線上平臺并無概念,開了3、4個月突然火起來了,盧陽回憶道:“問客人怎么知道的,才知道是看了大眾點評來的。我看了才知道(店里)已經有一千多條評價了。”這份意外的熱度一直延續至今。
“從開業到現在,我們包子鋪始終是品控為主,食材都是很新鮮的。”盧陽強調,店鋪的核心是正宗上海風味的素包子,其配方并非憑空而來,而是團隊曾向滬上多家老字號“取經”后精心改良,更貼合本地人口味,受到了不少上海“老克勒”的認可。負責制作的師傅是特意“挖”來的老上海面點師傅,經驗豐富。
在上海斜土路居民小區里,由90后蕪湖姑娘李婉舒經營的“菰城宴·大鍋紅燒羊肉面”以其地道的湖州風味,連續兩年登上大眾點評“必吃榜”。李婉舒介紹,小店于2022年1月開業,憑借獨特的紅燒羊肉口味,在大眾點評上逐漸積累口碑,吸引了一眾食客前來品味。“上海餐飲競爭激烈,店租也非常貴,有一段時間我有了不想經營下去的想法。”李婉舒坦言,正是社區老顧客的挽留與幫助,讓小店得以搬遷至同社區(距原址不足200米)一處租金更實惠的位置,頑強生存下來。這次搬遷后不久,小店便上榜了2024年必吃榜。
據李婉舒透露,目前小店的主要客群以年輕人為主,中老年食客約占30%,多為附近老社區居民。小店位置隱蔽,“藏在犄角旮旯”,今年必吃榜入圍名單公布后,營業額提升了約30%,吸引了更多寶山、青浦等區域的客人專程前來。對于入圍必吃榜,李婉舒直言是“意外之喜”。“我們知道必吃榜,但沒有想過能上,也不知道評選規則,也會想過是不是花錢能夠進的榜單。”上榜后,他們意識到,只要專注于眼前事,就有可能收獲長久的流量和口碑。
原標題:《有“餐飲行業風向標”之稱的必吃榜揭曉,上海155家商家上榜數量最多》
欄目編輯:裘穎瓊題圖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楊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