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團、阿里、京東為爭奪外賣市場砸下超千億補貼,卻讓超28%的餐飲商家陷入“賠本賺吆喝”的困境時,一場行業結構性變革正在悄然發生。1.8萬億規模的外賣市場在監管政策引導下,從“規模內卷”轉向“高質量發展”,餐飲商家紛紛告別單純依賴流量補貼的舊模式,向數字化、全品類、高利潤的方向加速轉型。而作為聚合配送賽道的核心玩家,抖送正以差異化破局思路,成為餐飲商家轉型路上的“關鍵助力”。
外賣大戰倒逼轉型:商家從“為平臺打工”到“主動破局”
2025年的外賣戰場堪稱“史上最卷”,京東強勢入局引發補貼大戰,美團核心業務利潤同比暴跌89%,阿里、京東也陷入虧損擴大的困境。但狂歡背后,是餐飲商家的集體承壓:美團、餓了么的綜合抽傭高達23%-30%,即便監管要求壓縮傭金后,商家仍要面對“抽傭+營銷補貼”的雙重成本擠壓,有快餐店老板算過一筆賬,20元的外賣訂單實際到手僅10.9元,扣除成本后幾乎無利可圖。
更嚴峻的是,傳統餐飲外賣增速放緩,而消費者需求已從“吃飽”向“吃好”升級,30元以上品質訂單占比持續提升,健康輕食、家庭多人餐等新品類增速遠超行業均值。同時,非餐飲訂單占比已升至40%,生鮮、醫藥等即時零售需求激增,倒逼餐飲商家必須跳出單一餐飲賽道,拓展全品類經營。這場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題——要么在高抽傭、低利潤中掙扎,要么主動擁抱新模式實現突圍。
抖送的破局之道:不打價格戰,專解商家真痛點
面對行業困局,抖送沒有加入“燒錢補貼”的混戰,而是精準切入商家核心痛點,以“聚合賦能”模式開辟差異化賽道,成為餐飲轉型的“實力派伙伴”:
1.聚合運力破解“履約焦慮”,高峰訂單不再流失
外賣訂單的穩定性,關鍵在運力。傳統平臺自建運力成本高,高峰時段仍會出現訂單積壓,而抖送創新性整合了美團配送、蜂鳥跑腿、順豐同城等10余家主流運力,構建起超2000萬騎手的“超級運力池”。通過智能調度系統,能在0.02秒內完成訂單與騎手的精準匹配,哪怕是餐飲高峰期、惡劣天氣等運力緊張時段,也能確保訂單及時配送,有效避免因配送延遲導致的用戶流失。某長沙快餐店入駐抖送后,高峰時段訂單完成率從78%提升至96%,月均訂單量增長32%。
2.合規運營降低成本,讓商家利潤回歸合理區間
監管政策明確要求平臺公示收費項目、壓縮商戶費率,而抖送早已提前布局合規體系:一方面將餐飲品類抽傭控制在13%-20%,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還通過比價功能幫助商家進一步降低配送成本;另一方面公示清晰的收費結構,杜絕“隱性抽傭”,讓商家每一筆支出都明明白白。武漢一家粵菜館負責人表示,入駐抖送后,單月抽傭成本降低4000余元,終于從“虧本做外賣”轉為盈利。同時,抖送建立騎手收入公示制度與職業培訓基金,提升配送穩定性,間接減少商家因配送糾紛產生的損失。
3.全場景拓展打開增長空間,從“餐飲”到“萬物到家”
把握非餐飲品類增長機遇,抖送幫助餐飲商家突破經營邊界,實現“一店多營”。依托已有的專業配送能力,抖送推出“醫藥急送1小時達”“生鮮冷鏈專屬配送”等特色服務,餐飲商家可無縫接入生鮮、零食、日用品等品類銷售,從單一餐飲門店升級為“社區便民服務站”。杭州某烘焙品牌通過抖送拓展預制菜、生鮮禮盒配送,非餐飲訂單占比從15%提升至42%,客單價從35元提高至89元,單店營收增長58%。這種全場景布局,讓商家在餐飲競爭之外開辟了新的增長曲線。
4.技術+營銷雙賦能,助力商家數字化轉型
轉型的核心是數字化能力提升,抖送自主研發的AI調度系統不僅優化配送效率,還能為商家提供精準的訂單預測與運營建議——比如根據區域消費數據,建議商家調整菜品結構、設置精準滿減活動,讓營銷投入更高效。同時,借助與抖音的合作優勢,抖送為商家對接流量資源,通過“配送+營銷”一體化解決方案,幫助商家實現“內容種草+外賣轉化”的閉環。上海某茶飲品牌通過抖送聯動抖音達人推廣,單條爆款視頻帶動外賣訂單增長200余單,新客復購率提升至38%。
外賣行業進入“價值競爭”時代,抖送的未來可期
隨著監管政策落地和市場理性回歸,外賣行業已告別“補貼換市場”的野蠻生長,進入“價值競爭”的新階段。餐飲商家的轉型需求,本質上是對“低成本、高效率、多增收”模式的追求,而這正是抖送的核心優勢所在。
不與巨頭正面抗衡,而是以合規為底線、以技術為驅動、以場景為抓手,深耕聚合配送賽道,抖送不僅幫助餐飲商家破解了當下的經營困局,更在構建“本地生活服務伙伴”的長期價值。未來,隨著AI技術升級、非餐飲品類深耕和服務生態完善,抖送必將成為連接商家與用戶的核心履約樞紐,與餐飲行業共同迎接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來源:娛樂督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