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隨著一場中央廚房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的進行,重慶市場監管領域“餐飲安全在線”首次投入實戰化運行,標志著重慶食品安全監管實現閉環管理,多跨協同。
“我們投訴在某餐飲店南坪門店用餐后,出現嘔吐、腹瀉。”消費者向南岸區市場監管局進行投訴。
不久,又有消費者投訴,其在該餐飲店金沙街門店用餐,出現了同樣的癥狀。陸續有51名市民“中招”。
隨后,市場監管等部門按食品應急預案處置要求對涉事的門店及其中央廚房進行調查。經對收集的各類樣本進行實驗室檢測并結合現場檢測情況發現,造成51名市民患病的原因是其中央廚房生產的“蟹黃沙拉”,在包裝時被志賀氏菌污染導致了食源性疾病。
對此,相關部門依法對相關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這是由重慶市食藥安辦、市市場監管局、沙坪壩區主辦的“重慶市中央廚房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的場景。
此次應急演練,模擬某中央廚房企業食品受污染,市民在其連鎖門店食用后中毒引發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按照感知預警、應急處置、監督評價、復盤改進等四個演練科目進行。
上游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演練包含了信息快速接報和處理、應急指揮部應急決策、醫療救治、事件調查、危害控制、輿情應對、維護穩定等多個環節。
演練中,事件信息一觸發市治理中心,就啟動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智能預案”,重慶市級治理中心發出調查處置指令,相關區治理中心、街道治理中心,以及市級、區級、街道相關部門同步接受指令并開展后續工作,應急反應快速到位,現場處置合理高效,整個演練過程銜接緊密、緊張有序。
主辦方介紹,本次應急演練,是重慶市場監管領域“餐飲安全在線”首次投入實戰化運行。
相關人士介紹,中央廚房采用“統一采購、統一加工、統一配送”的連鎖經營模式,相比傳統餐飲增加了供應環節,其食品安全風險系數相應增大,特別是其出產的成品或半成品往往數量多、擴散廣,一旦混入食品安全有害因素,所造成的影響也往往高于傳統餐飲。
“餐飲安全在線”應用數字駕駛艙“一碼”“一庫”“一圖”“多場景”“多成果”“多專區”的各項關鍵指標,熟練使用“餐飲安全在線”平臺提升對風險隱患問題的發現率和處置率,建立健全“線上+線下”“人巡+機巡”工作機制,對處置中央廚房這類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意義重大。
上游新聞記者嚴薇實習生陳藝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