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燜飯、鱈魚條、草莓醬米糕、有機純牛奶、時令水果蔬菜,用可愛的小餐盤裝好端到寶寶面前,寶寶大快朵頤。“這套兒童餐是專門給女兒點的,我們大人吃的口味重一些,大家分開吃比較方便。”近日,在K11購物藝術中心一家餐廳就餐的林女士說。
注重親子體驗、以家庭客群為主,沈城餐飲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變化,越來越多企業推出兒童餐產品和就餐場景。今年3月出臺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在服務消費領域,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兒童餐的出現,不僅為市民帶來了消費新體驗,更以童趣經濟撬動出餐飲市場的消費新熱點。
兒童餐端上桌,連吃帶玩
5月20日晚飯時間,記者在鐵西萬象匯一家連鎖餐廳門口看到,三名工作人員正在用氣球制作成各種可愛形狀,身邊圍繞著不少孩子,而跟隨孩子來吃飯的家庭消費者也絡繹不絕。“第一次是被工作人員用氣球做成的翅膀吸引進來的,后來發現這里的兒童餐種類很豐富,營養搭配也好,省去了家里做飯的麻煩,所以晚上經常帶孩子來吃。”住在附近的寶媽李女士說。
走訪中記者看到,多家餐飲門店都推出了專門的兒童餐。奉天小館的歡樂滿滿兒童餐搭配雞蛋糕、蝴蝶面、時蔬,適合年紀較小的兒童。椒愛水煮魚針對不能吃川菜的兒童推出了三款兒童餐,營養搭配豐富。米村拌飯也推出了兒童金槍魚拌飯、烤牛肉拌飯。
不僅如此,部分餐飲品牌還在店內開辟出游樂園區域,在吃飯之外,為家庭提供親子時光、教育互動以及有趣的娛樂形式等綜合體驗。“孩子吃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讓孩子有個體驗和玩的地方,這樣也讓家長能吃好。”在一家肯德基餐廳,市民常先生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
一頓飯里有消費大市場
“我經常點的一家兒童餐,雞翅是去骨的,讓小朋友吃得更放心。米飯則添加了青豆、香菇、胡蘿卜等綠色食品,同時用蔥油、紅蔥酥等來增香,色香味俱全的同時,還很健康。”寶媽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廚藝不精、工作又忙,點上一份讓人放心的兒童餐,能解決掉生活中的很多麻煩。
有類似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多家餐飲企業負責人表示,如今餐飲行業更看重家庭客群,尤其80后、90后的寶爸寶媽們希望解放雙手,也比較注重營養與健康,因此帶動了兒童餐消費的潮流。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成人餐,兒童餐飲更講求清淡,制作中還需要從腸胃消化、飲食結構、營養搭配等多個環節出發,契合兒童的需求。西貝餐飲創始人賈國龍近日在沈陽公開表示,專業兒童餐的升級絕非只是上新菜品,而是從解決更高的問題出發:能有機不普通、能天然不添加、能現做不預制。
兒童餐食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5年兒童食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0億元。相關數據還顯示,有46%的家長會將大人和小孩的餐品分開點,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為高質量的兒童餐買單。兒童餐飲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還有待進一步釋放。
兒童餐還被成年人盯上了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少鹽健康、價位實惠的兒童餐還被充滿童趣的年輕人盯上了。記者近日走訪中看到,一到飯點,年輕人走進飯店點上一份兒童餐的現象并不少見。9.9元一份兒童餐,里面有蝦肉餃、玉米胡蘿卜、西紅柿、雞翅;兒童拌飯只需要12元……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成年人發布了自己打卡兒童餐的內容。
“我飯量小,一個人吃飯如果正常點一份主食和蔬菜、肉類,肯定吃不完。兒童餐不僅提供了主食,還有蔬菜和優質蛋白,避免了點餐過多導致浪費的尷尬。”最近“迷戀”上兒童餐的賈小姐告訴記者,她經常在晚上下班后點上一份兒童餐。
“花的錢更少了,吃的花樣更多了、也更健康了”“分量不大,剛好吃完;低油低鹽,堪比健康餐”……與正餐比,兒童餐價格更便宜、營養更豐富,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捧。
臨近“六一”,不少餐飲品牌抓住了童趣經濟對年輕人的吸引,趁機推出跨界IP玩轉童年記憶,買套餐贈送顏值高、可玩性強的玩具,為成年人提供秒回童年的愉悅感,打造消費新熱點。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