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張天元)作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重磅常態化活動,2025北京餐飲產業高質量發展會議5月29日在北京國際飯店圓滿舉辦。本屆會議以“尋路餐飲消費力”為主題,齊聚政府部門、餐飲領軍企業、行業專家及技能大師,共商首都餐飲產業提質升級路徑。
會上,北京烹飪協會會長云程表示,今年是會議連續舉辦的第16年,大會始終緊扣時代脈搏,與首都餐飲行業同頻共振;趨f會、媒體的研究資源,今天大會再次推出行業報告,對這一年北京餐飲行業的特點變化進行深度剖析,并且從中挖掘北京餐飲市場的用戶畫像特點。
今年,北京餐飲業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與活力。不斷有新的入局者涌入這一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領域,為行業注入了新的血液與活力。過去五年,北京餐飲民營企業占比逐年提升,截至今年5月,北京餐飲民營企業占比已經達到91.52%。這也意味著,如何緊抓機遇提振北京餐飲精氣神兒,增強發展信心,有效促進首都餐飲的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當前餐飲行業變化較快,“餐飲消費力在哪兒”成為很多企業所關注的重點,行業也呈現出了新趨勢。首先,消費者注重質價比且在意背后的產品價值。近年來,餐飲消費市場經歷深刻變革,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持續提升與品質追求同步增強,驅動行業加速向以“質價比”為核心的競爭格局轉型。例如,在餐飲消費者對品牌的傾向性方面,僅20.6%的消費者喜歡選擇大品牌、知名品牌的餐飲門店;27.4%偏好小眾、有特點、個性的餐飲門店;23.8%雖不追求品牌,但認為品牌代表質量,傾向連鎖餐飲品牌門店;占比的選項便是不在乎品牌,只要產品好就會選擇。
同時,獵奇與嘗鮮成為如今行業特點之一,情緒價值拉滿的餐飲服務更受歡迎。當下,餐飲消費需求正從“滿足口腹之欲”向“創造情感共鳴”深度躍遷。調查顯示,在消費者對新餐廳的傾向性上,29.6%的消費者只要價格合適,有新餐廳通常都會去嘗試;35.8%大概一半時候嘗鮮,一半時候選擇已消費過的餐廳;32.2%多數時候選已消費過的餐廳,有時嘗試新店;僅2.4%基本選已消費過的餐廳,很少嘗試新店。這表明消費者對新穎餐飲體驗有較高追求。
今年以來,隨著消費市場加速回暖與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北京餐飲業在轉型升級中彰顯強勁韌性,首店經濟、夜間消費、數字餐飲等新業態蓬勃興起,行業創新活力與品牌價值顯著提升。然而,當前市場仍面臨結構性挑戰,例如消費分級深化加劇競爭分化,食材供應鏈波動、人力成本上升、租金壓力等問題依然存在,消費者對品質化、場景化、健康化餐飲的需求日益多元,倒逼企業必須以創新驅動突破發展瓶頸。面對變局,行業需在精細化運營中鍛造核心競爭力,既要以數字化升級優化供應鏈效率、以綠色低碳理念降低運營成本,也要以文化賦能重構消費場景、以品質革新塑造品牌差異化價值,在精準對接市場需求中實現從“規模擴張”到“價值增長”的跨越。
據了解,該會議作為2025深藍媒體智庫年度論壇的主題論壇,由北京市商務局指導,北京烹飪協會與北京商報社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