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消費熱潮正酣,京城餐飲市場再迎政策東風。本周,北京市商務局聯合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市場監管局等多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北京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從審批簡化、成本降低、人才培育、執法優化等九大維度精準發力,為餐飲企業松綁減負,加速推進國際美食之都建設,讓城市“煙火氣”更旺更持久。
符合條件餐飲店裝修免許可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此次出臺的《若干措施》直擊餐飲企業“開業慢”痛點,在審批環節推出多項簡化措施。例如,針對裝修施工許可,《若干措施》提出,工程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上且建筑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餐飲門店裝修工程審批,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時限壓縮至3個工作日。工程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下(含)或建筑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含)的餐飲門店裝修,無需申請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消防驗收備案同樣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根據《若干措施》,建筑面積300平方米至2500平方米,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餐飲門店工程,企業可自愿采用告知承諾制方式申請消防驗收備案。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下(含)或建筑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含)的餐飲門店工程,不再單獨開展消防驗收備案。
在優化消防安全服務保障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建筑面積在300平方米(含)以下的餐飲場所營業前可不辦理消防安全檢查。超過上述面積的餐飲門店,在營業前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可通過“北京市政務服務網”或“京通”App進行線上申請、查看辦理進度、獲取電子證照。消防部門自受理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告知辦理結果。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規定,在符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不限制果木在傳統烤鴨制作工藝中的合理使用。
中小微餐企首貸可獲得貼息
在食品經營許可方面,《若干措施》提出,餐飲企業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時,對申請餐飲服務管理、餐飲服務連鎖管理經營項目的免于現場核查;取消餐飲服務經營場所面積、專間面積限制要求,簡化自制飲品制售和簡單制售原料清洗水池、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等設備設施要求。在燃氣服務方面,符合“小微工程”條件的餐飲用戶可享受“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用戶僅需承擔戶內灶具和報警通風系統費用,且辦理時限壓減至4-12個工作日。
融資難是中小餐飲企業的痛點,對此,《若干措施》也給出了明確的解決方案。在京注冊中小微餐飲企業,通過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或“北京市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辦理的首貸業務,按首次貸款合同項下,自首筆放款起一年內企業實際獲得貸款產生利息,普通中小微餐飲企業按20%給予貼息,且貼息資金不高于實際放款額的1%;對于首次放款時已經認定的創新型中小企業,貼息比例提升到40%,且貼息資金不高于實際放款額的2%。
《若干措施》提出,截至2027年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按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政策,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5%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資源稅(不含水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餐飲單位首違不罰輕微免罰
除了政策松綁,此次發布的《若干措施》更注重行業長遠發展與服務溫度。在人才培育方面,實施北京市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支持餐飲行業培育高技能領軍人才。支持餐飲行業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對新認定的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補助30萬元,符合條件的可推薦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實施“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聘。
此外,執法層面的“柔性化”調整則讓企業倍感暖心。《若干措施》明確對餐飲單位實行“首違不罰、輕微免罰”,通過說服教育、指導約談等方式督促整改。措施同時提出,將指導企業依法合規發行預付卡,優化預付消費環境。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出臺的《若干措施》不僅為餐飲企業減負松綁,更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激活行業創新活力,將加速推動北京從“餐飲大市”向“餐飲強市”跨越,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