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折團購吃火鍋、68元即可3—4人圍爐煮茶、99元11個菜的烤肉……去年以來,餐飲業煙火氣穩步回歸的同時,線上低價團購套餐也在不斷增多。從咖啡茶飲到吃食正餐、從新開餐廳到知名品牌,各類餐飲商戶為爭取線上流量紛紛加入低價團購“大軍”,滿屏的“實惠”讓不少消費者直言隔著屏幕動了心。
線上低價團購成“流量密碼”
“這一大盤子魚分量可真不小,而且每一片魚肉都打著卷!”“56.9元不限量暢吃!”在抖音平臺以“餐飲”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大量餐飲企業直播間正在火熱售賣套餐,89.7元的火鍋2—3人餐、119元的雙人烤魚、19.9元的漢堡套餐等各式團購套餐吸引人們紛紛下單。
隨著抖音、快手等新型互聯網平臺興起,各餐飲店借助博主推廣、直播間低價、上新團購鏈接等營銷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低價團購已成為街頭巷尾眾多餐飲店吸引客源的“流量密碼”。“周末約三五好友或家人一起聚餐是常有的事兒,平時去店里吃,很少打折或折扣很小,通過線上團購,折扣力度大,過期還能自動退,我經常關注。”消費者李女士表示。
“我是團購的,給安排一下。”“好的,我先給您驗證一下信息。”在河南鄭州一家餐飲店,收銀臺前不時有顧客拿著手機,等待驗團購券。
“進店顧客約有一半會選擇購買線上團購套餐。”該店家相關人員表示,團購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利潤,但消費者提前通過手機App了解到店鋪優惠力度后,會把店鋪加入用餐備選清單,下一次再買的機會就比較大。同時,低價團購雖然減少了利潤,但能為商戶帶來更多曝光度與客流量,也是商家實現薄利多銷的一種營銷方式。
“今年刷短視頻時總是刷到低價餐飲團購套餐推薦,慢慢就形成了習慣,吃飯前先看看線上有沒有優惠。”消費者趙先生表示。
雙贏才能守住流量
業內人士認為,每一名消費者,都希望餐飲行業打“價格戰”的同時,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這是守住“流量”的關鍵所在。而部分餐飲店鋪只一味推出低價團購卻不注重質量,那么顧客僅會有初次團購嘗試而不會成為店鋪“忠實粉絲”,使團購模式“變味”乃至“畸形”。
“去年餐飲市場復蘇很快,上半年全國新增超202.2萬家餐飲經營主體,消費者外出就餐和訂購外賣次數攀升,說明國家‘促銷費’‘穩預期’政策效果明顯。”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博士胡鈺說。同時,胡鈺也表示,餐飲業門檻低且競爭激烈,目前已經從“線下爭客源”延伸到了“線上爭流量”。
“面對變化不大的需求市場,很多商家不得不緊跟‘線上低價團購券’的節奏,新商家需要‘引流’,老商家需要‘穩流’,消費者需要得到實惠,只有新老商家都能從競爭中獲得發展和生存機會,消費者也能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和消費價值,這樣的市場才是良性、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胡鈺說。
低價“團購”熱銷,商家為降低成本,“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現象也時有發生,消費者權益難以保障。
為此,鄭州市市場監管局網絡交易監管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在購物前要仔細了解商品信息,注意商品和服務的真實品質與經營者所宣傳承諾的是否一致,經營者是否利用不真實的交易評價進行誤導。不要輕信口頭承諾,不要輕信網絡經營者化用語的宣傳。同時,要理性看待經營者開展的打折、贈送等促銷活動,不要被過于低廉的價格吸引。要注意保存網購憑證,除了保留電子訂單、支付頁面等交易憑證,還要保存好交易聊天記錄、產品宣傳和服務承諾等信息,留意商品下方小字標注等注意事項,以備發生消費糾紛后進行維權。
(李愛琴安欣欣)
《中國食品報》(2024年03月20日07版)
(責編: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