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疫情促使全球大健康產品的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植物提取物行業傳統市場份額逐漸恢復,市場從去庫存向采購補貨方向轉變。但同時,行業面臨更加激烈的外部競爭,不確定因素影響加劇。企業如何在新的挑戰中謀求發展?中國醫藥品進出口商會植物提取物分會李輝通過分析我國植物提取物近十年的進出口貿易數據,對行業未來發展進行了預判。李輝分析認為,隨著不確定因素的增加,今年依然是艱辛的一年,相關企業還需提升自身能力,鞏固市場地位。他提醒企業要守住傳統歐美市場份額,更要關注東盟市場等新興市場動向。
我國植物提取物進出口經歷不同發展階段
據介紹,2012年以來,我國的植物提取物進出口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
從出口看,2013-2015年是快速增長期,國外市場逐步開拓,產品出口放量。2016—2020年是調整平衡期,植物提取物年出口金額相對穩定,尤其是2018—2020年,植物提取物年出口額在23億—24億美元左右波動。“2020—2022年,是新一輪的爆發增長期,疫情激發了全球對健康的重視,大健康產品消費激增。植物提取物市場迎來一波增長潮。”據李輝介紹,2020—2022年,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額分別是24.4億美元、30.3億美元和35.3億美元,疫情期間出口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2022年出口額創歷史新高。
每一輪快速上漲都會伴隨一段較長期的市場消化吸收的階段。如2013—2015年,我國提取物出口市場擴容,2016年有所回調,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后逐步穩定。
去年在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國外植物提取物市場整體呈現需求下降、去庫存的態勢,全年出口額達33.2億美元,同比下降6%。下半年,這一態勢逐漸好轉。
從進口來看,2013-2019年,市場需求增長拉動植物提取物進口不斷擴容。但之后的走勢與植物提取物出口大相徑庭。疫情期間,植物提取物出口不斷上漲,但進口反而出現下滑。從2020年開始,植物提取物進口降幅較大,2021年至今仍處于波動調整期。
李輝分析,這主要與我國進口植物提取物產品結構有關。我國進口的植物提取物以精油類為主,國內主要做精制純化,再出口。疫情期間,進口貿易受到影響,進口加工隨之受阻。精制純化的門檻相對低,國外企業填補空檔期,承接了供應鏈條中的部分精制純化業務,進而導致最近幾年的植物提取物進口表現出較大的波動性。
去年植物提取物出口回暖放緩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植物提取物進口6.8億美元,同比下滑12%;非精油類植物提取物出口額29.1億美元,同比下降6.2%,出口數量8.3萬噸,同比下滑1.5%,出口數量依然是負增長。李輝認為,我國的植物提取物產品出口回暖速度放緩,主要是因為國外客戶的庫存量較高,仍處于消耗庫存的狀態,導致需求整體降低。
從歷史數據中可以看出,2022年是植物提取物出口的階段性高點。疊加去年國外去庫存影響,與2022年的高位數字相比,去年植物提取物出口同比必然有較大的降幅。
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去年四個季度的出口數量同比變化分別是:一季度下調9.4%,二季度下調2.41%,三季度下調幅度繼續縮窄至0.53%,四季度出口數量由負轉正,增長7.53%。季度出口量同比不斷縮窄的趨勢,表明國外市場已經從去庫存向加大采購力度的方向轉變。而從出口金額同比變化分析:除了二季度正增長外,一季度到四季度出口金額的下降幅度不斷加大。二季度出現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中國香港市場的影響。如果排除這一偶然因素的影響,不難看出,當前植物提取物出口量保持相對穩定,是以犧牲產品價格為代價的。這也說明國外市場的競爭正處于白熱化階段。
新興市場迸發活力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去年,傳統市場份額逐漸恢復,市場從去庫存向采購補貨方向轉變。但與此同時,行業也面臨更加激烈的外部競爭,不確定因素影響加劇。那么新局勢下,企業如何渡過難關,尋求新發展?
李輝認為,盡管疫情促使全球大健康產品的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市場整體規模也在穩步擴大,然而以美國市場為代表的傳統市場的需求卻呈現疲軟態勢。
去年,我國出口至美國市場的植物提取物總額為5.13億美元,與往年相比,下降了26.3%,降幅顯著。與此同時,歐洲市場的表現也未能達到預期。去年,我國出口至歐洲市場的植物提取物總額為6.0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5.6%,市場表現同樣不盡如人意。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傳統市場增長面臨較大阻力,但是新興市場表現出較大活力。以東盟市場為例,2017—2018年,我國出口至東盟的植物提取物中精油類占比高,約占植物提取物出口總額的60%。2019年開始,精油類植物提取物占比逐步降低,2022-2023年,非精油類植物提取物占比已達到70%以上。2023年,非精油類植物提取物出口額3.4億美元。
“疫情后,來自國外的競爭更加激烈。利用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開拓東盟新市場不失為是當前植物提取物行業海外發展的一條路徑。”在李輝看來,去年,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場保持數量相對穩定,是以降價讓利的方式同競爭對手博弈。短期來看,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確實奪回國外市場,但從長期發展角度講,企業無法長期保持低利潤運營模式,需要盡早改變策略,從提升服務、穩定產品質量等角度維系客戶、提升產品附加值,鞏固市場地位。
此外,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更加復雜嚴峻。全球經濟沒有好轉,市場購買力不會出現大幅提升。整體來看,植物提取物行業出口仍處于盤整階段,低價競爭不可持續。“企業只有做好品質、打出品牌,才能保持競爭優勢;守住傳統歐美市場份額,更要關注東盟市場等新興市場動向,抓住機會,才能實現共贏。”李輝指出。
《中國食品報》(2024年03月25日06版)
(中國食品報記者楊曉晶)
(責編:楊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