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睆膩聿皇且粋新詞,但不同的時代,出海的原因、目的不一樣,海外市場環境也不一樣。吳曉波認為,與擁有40%的“燈塔工廠”的中國先進制造相比,東南亞國家的制造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這正是中國企業的機會。不過,全球大環境是快速變化的,他認為如今留給中國企業出海的時間窗口只有5-10年。
對于速凍食品企業來講,用什么方式走出去更合適?
除了從國內出口產品到海外的方式,我們選取幾家企業的操作模式作為代表,以供參考。
模式一:率先布局,海外自建工廠。
思念食品:2003年,思念食品已經獲得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資質。2018年年底,在美國洛杉磯的查茨沃思(Chatsworth)生產基地全面投產。有媒體報道顯示,思念美國工廠運營到第三年,在本土的銷量就超過了思念從中國10年出口量的總和,計劃擴廠規模至之前的2倍。2021年起,思念產品開始進入Costco、Vons、Albertsons等主流超市渠道,成為中國大陸進入西方主流超市渠道的速凍米面品牌。
繼美國之后,思念食品下一步計劃將在泰國、澳洲、歐洲等地區建設或收購工廠,從而形成從香港、美國、泰國、澳洲、歐洲的全球化布局。
模式二:布局東南亞生產基地,為國際化布局的客戶無縫對接海內外供應鏈。
屏榮食品:1970年,屏榮食品在中國臺灣創立,第一個將蒲燒鰻產品量產化并出口到日本市場的臺灣企業。經過50多年的持續發展,如今屏榮食品在中國臺灣、大陸和越南、印尼等地共建立了十幾家工廠。“出!狈矫,形成了“黃金十字線”國際性戰略布局。即,北到俄羅斯,南到印尼,西到中亞,東到日本,是屏榮食品已經布局和未來要布局的地方。
今年,伴隨著出海潮,屏榮食品加大在越南的投資力度,開建二廠,并進一步完善海內外供應鏈體系,為國際化布局的餐飲等合作客戶提供海內外供應鏈無縫對接的優質服務。
屏榮食品總經理吳榮浩表示,海外市場非常廣闊,齊心協力才會走得更遠。屏榮愿意向行業同仁分享供應鏈、共享生產基地。
模式三:產業鏈前伸,布局海外原料基地。
以水產加工類企業為代表,主要為在海外布局原料基地。比如,印尼是世界上的漁場,是優質的原料供應地。
恒興水產在印尼建有飼料廠,并布局種苗和水產加工業務,目前恒興在印尼已經建有印尼泗水和印尼農業兩家子公司,并與印尼漁業部簽訂了《印度尼西亞對蝦綜合養殖發展項目諒解備忘錄》,逐漸完善在印尼的水產食品產業鏈。
勝田(福清)食品是一家以調理食品、海洋水產加工產品為主品項的企業。為了開發更多世界優質漁場的水產資源,勝田食品布局將產業鏈前伸,與印尼三林集團合作,投資數十億元在當地建設數個漁業基地。
模式四:直接收購成熟企業,作為打開海外市場的據點。
安井食品:2021年收購英國功夫食品70%的股份。2023年12月,成立集團進出口部,針對飲食消費習慣相似和空間廣大的海外消費市場,加快推進出口業務。安井食品2024年一季報顯示,其當期境外收入為4108萬元,同比增長67.22%,取得了一定成效。
對于“出!钡墓澴,安井食品董事長劉鳴鳴表示,功夫食品是安井食品開拓海外市場的一個據點,既有利于快速推廣中華美食,也能通過這個據點吸收歐洲在食品制造、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還能讓海外采購原料變得更加便捷。安井食品將遵循貼近市場的原則,循序漸進,必要時會考慮海外建廠的可能。比如在東南亞、美加澳等華人集中度高的區域,順勢而為,逐漸建立安井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內容來源:冷凍食品、冷食傳媒|劉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