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陽作為中國綠色食品城、中國預制菜產業的發源地之一,有著近四十年的食品制造和預制菜生產、出口歷史,擁有全國門類最全、品質的千億級綠色食品、百億級預制菜產業集群。該市規上綠色食品加工企業達到115家,產業規模突破800億元,預制菜產值達152.3億元,先后榮獲“中國預制菜第一市”、全國“中國綠色預制菜之鄉”等國家級榮譽。
1、一道菜一年賣3億
近日,在山東龍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研發工程師孫照川正在烹制一道椒鹽小酥肉。這道預制菜品,從打開包裝,放入油鍋,到冒著香氣被端上餐桌,不過4分鐘時間。孫照川介紹,這道小酥肉正是萊陽預制菜的“銷冠”,年銷售額達到3億元。“隨著食品工業化技術的發展,小酥肉作為兼顧正餐屬性和零食屬性的美食,已成為食品行業中的頭部大單品。”孫照川表示。龍大美食深入挖掘大單品潛力,在酥肉品類的賽道上,已形成上億級體量。今年以來,隨著渠道滲透加速,產品持續放量,形成強勁的發展勢頭。
龍大美食市場總監李欣欣介紹,龍大美食現已形成了以肥腸、酥肉、丸子、烤腸、培根為代表的“131”大單品系列。而在產品布局方面,龍大美食目前主要是聚焦核心大單品,未來將圍繞兩大品類布局預制菜。“一類是圍繞‘懶人經濟’推出的川菜系列,產品采取ABC包的形式,消費者拿到產品后,把料包、菜包、肉包等經過簡單水煮,就可以制作出美味的菜肴;還有一類是加熱即食產品,包括紅燒肉、梅菜扣肉、紅燒肥腸、紅燒牛腩等。”李欣欣介紹。 作為一家以食品加工為主業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自2021年開始,龍大美食將預制菜作為主打的食品發展戰略,預制菜業務成為該公司食品板塊的主要增長引擎。2021年,該公司預制菜業務收入達到11.82億元,2022年增至13.14億元,2023年更是突破了19億元,同比增長近50%。
在萊陽,不僅有龍大,還有春雪、天府等預制菜龍頭企業,全市預制菜企業達到200余家,產能增至76萬噸,形成了全品類、全鏈條預制菜產業體系,并與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華潤萬家等全國性及地方區域性連鎖系統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線上方面,春雪“上鮮”、龍大美食多年蟬聯京東“雙11”禽肉類、豬肉類名,一刻廚神蟬聯天貓“618”預制菜名。
2、10萬余農戶從事預制菜生產加工
在春雪食品調理食品廠,一塊塊雞胸肉在生產線上經過掛糊、油炸、金屬檢測、冷凍等幾個環節,就變成大家所喜愛的雞排。“雞排拿回家用空氣炸鍋炸一下,特別好吃。”春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鄭鈞介紹,“我們從2002年開始涉足雞肉調熟預制食品,2014年公司開始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戰略,重點發展雞肉預制食品的國內市場。目前,公司年宰殺商品肉雞達1億只,多款預制菜單品全國銷量領先。”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方式發展養殖基地的模式,春雪還將預制食品的“雞”遇,帶給了萊陽的廣大養殖戶。鄭鈞介紹,春雪食品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方式發展養殖基地,先后與214個養殖戶達成長期合作,為他們提供了6000多萬元的資金支持,實現年出欄8000萬只,帶動了1.5億元的年增收。
“我們會跟當地農戶合作,幫他們擔保貸款或者借錢給他們,來幫助他們建設養雞場,按照統一標準進行養殖,確保品質。另外,預制菜生產所需的輔料蔥姜蒜等,帶動了一部分蔬菜種植戶增收。同時,生產車間所需的勞動力,也解決了當地一部分人的就業。”鄭鈞告訴記者。 萊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依托預制菜產業聯盟,強化龍頭企業帶動,通過土地規模化流轉、訂單農業、基地共建等形式,創建“產業聯盟+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共同富裕萊陽模式,帶動發展農民合作社2868家、家庭農場2037家,帶動全市10萬余名農戶從事預制菜種養、加工、運輸等各個環節,家門口就近就地就業,實現年增收20多億元、人均增收近2萬元,蹚出了一條以產業振興為基礎、以農民增收為支撐、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鄉村振興萊陽路徑。
3、領跑預制菜產業縣域第一梯隊
在萊陽,有一所特殊的機構:預制菜產業黨建綜合體。這里不僅展示著萊陽預制菜產業的發展成果,也孵化著預制菜產業的“帶貨達人”。
走進萊陽預制菜產業黨建綜合體大門,墻上的“中國預制菜之鄉”幾個大字映入眼簾。宮保雞丁、酸湯肥牛、海鮮披薩……展廳內擺放的預制菜產品琳瑯滿目。“這里展示了四五百種預制菜產品,而這些僅是萊陽約兩萬種預制菜產品的一部分。”萊陽龍旺莊街道黨建辦副主任姜穎介紹。
30多年,兩萬種產品,作為中國預制菜產業發源地之一,在預制菜賽道加速奔跑,萊陽已然搶得先機。據了解,萊陽預制菜產業淵源頗深,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以龍大食品為代表的萊陽企業就開始向日本出口預制調理菜品,經過近40年的實踐與深耕,萊陽目前已形成了以龍大、春雪、天府等企業為代表的“蔬菜、畜禽、水產、面點”等全品類、全鏈條預制菜產業體系。同時,在龍大、恒潤等一批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萊陽市大力發展自有基地和訂單式標準化種植基地,形成了以國際原料質量為標準的管理體系。
眼下,萊陽市正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加快預制菜產業發展。該市發揮魯花集團、龍大集團等“鏈主”企業引領作用,2023年完成投資34.2億元,魯花花生油質保工廠、春雪智慧工廠等一批大項目建成投產,5家企業實現了兩年翻番的目標。該市還借助萊陽預制菜產業園的集聚優勢,主動對接禾豐、新希望等500強企業,推動禾豐預制菜產業園、梨鄉鮮食預制菜等總投資62.9億元的22個項目簽約落地。
實現產業快速發展,還離不開的要素保障。萊陽市以要素供給為支撐,保障預制菜產業持續領先。其中在政府層面,出臺推進預制菜產業發展意見,在企業培育、金融服務等方面出臺優惠措施18條,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在行業協會層面,率先組建縣級預制菜產業發展聯盟,促進行業及聯盟成員間信息、技術和人才交流合作,抱團發展。在質量標準方面,成立綠色預制菜標準化建設辦公室,發布30部萊陽預制菜團體標準,填補國內預制菜標準空白;支持市內企業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6個、行業標準9個,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內容來源:大眾日報記者/楊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