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港人北上消費成為常態,吸引內地餐飲品牌大舉進軍香港。港媒注意到,一些香港餐廳開始學習內地的經營模式,希望取得突破。
據香港“01”網近日報道,香港大喜屋集團旗下新品牌、全港自撈海鮮火鍋自助店“千海水產”,其九龍灣首店自開業至今每天都大排長龍,網上預約平臺更顯示其未來數周幾乎每日爆滿,集團其后又在荃灣廣場開設第二家店。這家店最大的賣點為自撈海鮮區,與內地熱門海鮮火鍋店相似,午市每人收費僅200多港元,“打破香港火鍋店固有的經營模式”。
報道稱,中午時分“千海水產”店外已有幾十人排隊。自助區的巨型水缸內放滿不同的生猛海鮮,包括鮑魚、大頭蝦、三點蟹及各款貝類等,大批顧客興奮地撈海鮮(如圖),店員在旁邊不斷補貨。顧客撈完海鮮交給店員清洗干凈,等待約5至10分鐘,便可憑號碼牌取回。除了自撈海鮮,自助區還有不同種類的食物,包括多款蒸籠點心熟食及火鍋配料等,并提供自制甜品及港人熱愛的雪糕,旁邊更放有啤酒機可無限續杯三款生啤。
有顧客表示,提供自撈海鮮的餐廳在香港罕見,加上收費與內地相近,的確有吸引力。每逢假期都會抽空北上的梁女士表示,自己未能成功在網上預約,專程與丈夫冒著風雨到店排隊。她說,香港的海鮮火鍋自助店普遍要價在500港元以上,街市出售的海鮮也不便宜,又要耗費時間烹調。另一位同樣經常北上消費的羅先生認為,自撈海鮮餐廳在香港很罕見,相信能夠吸引市民到場體驗。
“01”網評論稱,曾幾何時,內地餐飲業向香港學習,港式茶餐廳店盛行一時;但今時今日,學習內地也成為本港業界的一條新出路。
在學習內地運營模式的同時,香港茶餐廳也開始吹響新一輪進軍內地的號角。據港媒報道,扎根本港42年的“深仔記”近年成為小紅書的網紅店,日前在深圳羅湖老街開設分店。餐廳負責人李文達透露,油麻地及尖沙咀店過去受到內地旅客歡迎,他也屢次被旅客建議沖出香港,從此萌生北上開店的念頭。經過一年的籌備,“深仔記”投資的內地首店在9月開業,設有200個座位,并聘用約30名員工,每天早上7時營業至深夜12時。李文達表示,目前午市上座率約七至八成,假日甚至需要排隊入座。他稱,內地租金較低,因此定價也比香港店便宜一些,同時內地人力資源豐富,更容易招聘年輕員工。受益于店鋪空間倍增,李文達在內地分店增設面包及甜品等部門,推出香港分店沒有出售的清湯腩、牛雜及蛋撻等港式美食,同時迎合內地強調擺盤的飲食文化,設計多款可供打卡的菜式,例如會冒出白煙的冰鎮一口鮑魚,吸引顧客到社交平臺分享。港媒注意到,深圳分店還注重一些在內地更受重視的服務,比如顧客在店外排隊時可以坐在椅子上,員工還準備了檸檬水;顧客進店時,服務員會整齊高喊口號迎賓,這類服務在香港店也較罕見。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稱,粵港澳大灣區有超過8000萬人口,但只有近3000家茶餐廳,且當中大部分是當地人開設。有香港經濟學者表示,內地開設餐廳成本遠低于香港,如果業界能維持港式口味,配以合理的定價,相信能闖出新天地。(楊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