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范圍內,“小吃快餐”在餐飲賽道占據“半壁江山”,與此同時,鹵味市場份額也在穩步上升,成為餐飲市場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這兩大賽道不僅展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更在不斷地創新與融合中,為消費者帶來多樣化的美食體驗。

西南餐飲小吃、鹵味市場
現狀與趨勢剖析
小吃快餐

據統計,2024年“小吃快餐”在餐飲賽道的“半壁江山”又有擴容,從48%的占比上升至52%(美團數據),對比其他餐飲業態來看,“小吃快餐”也是少數的在門店數占比上能獲得提升的賽道。究其原因,“小吃快餐”擁有剛需性、高復購性和客單價相對較低等特點,近五成小吃快餐門店人均消費在10~20元,符合高性價比的消費趨勢,這也使其在經濟維穩的當下成為消費復蘇的“排頭兵”。據紅餐大數據,2023年小吃快餐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率領先于其他餐飲品類,達到了28.1%,2024年小吃快餐品類仍保持較強的增長勢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但與此同時,由于小吃快餐賽道規模大,入行門檻較低,所以競爭也十分激烈。據GeoQ Data品牌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收錄的90家典型小吃快餐品牌開店數約5536家,閉店數也達到了4725家,這一數據清晰表明,盡管賽道整體規模持續擴大,但伴隨著的高閉店率,同樣是餐飲從業者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1.代表品牌:
*信息來自紅餐網
沙縣小吃、華萊士、蘭州拉面、絕味鴨脖、正新雞排、肯德基、塔斯汀、楊國福麻辣燙、紫燕百味雞、張亮麻辣燙、千里餛飩王、三津湯包、周黑鴨、袁記云餃、曹氏鴨脖、必勝客
2.高點單率產品和食材:
(1)中式小吃快餐
*信息來自辰智大數據
(按照小吃門店類型分)
米類小吃門店:螺螄粉、皮蛋瘦肉粥、過橋米線、番茄米線、鹵蛋
面類小吃門店:牛肉面、肉夾饃、餛飩、涼皮、雜醬面、酸辣粉、小籠包
肉類小吃門店:夫妻肺片、鴨脖、鴨頭、雞排、鳳爪、鴨腸、腐竹、魚豆腐
菜類小吃門店:金針菇、娃娃菜、鵪鶉蛋、鴨血
豆類小吃門店:臭豆腐、豆花、豆腐腦、香腸、甜水面、豆漿、鍋巴菜
薯類小吃門店:酸辣粉、鴨血粉絲湯、土豆粉、肉夾饃、涼皮
*數據說明現在的小吃店已不滿足于只提供單一品類,只要不斷豐富產品結構才能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小吃餐廳的邊界日漸模糊,品類去地域化和融合趨勢漸顯。
(2)西式小吃快餐
薯條、香辣雞腿堡、蜜汁手扒雞、牛排、香辣雞翅、新奧爾良烤翅、意面、吮指原味雞、麥辣雞翅、雞翅
3.趨勢洞察:
“餐飲 + 檔口”模式盛行:餐飲企業借幾平米檔口售小吃甜點外帶品開源引流,小吃因便于外帶與之契合度高,如淳百味與團餐等合作開檔口拓店,袁記云餃、紫光園設外賣檔口方便外帶零售。
產品創新升級加速:因消費者對口味、品質與健康要求提升,小吃行業一面推新口味特色小吃,一面重食材選擇與營養搭配推健康產品。
消費場景多元拓展:小吃從街邊小店、美食街擴至購物中心、寫字樓、社區等,且能滿足不同時段需求。
品牌化空間大:我國小吃產業連鎖率整體處于穩中有升態勢。從TOP10品牌來看,絕味鴨脖、正新雞排、紫燕百味雞、張亮麻辣燙和楊國福麻辣燙這五家是連鎖品牌,其余都是品類店,說明小吃市場仍處于“大品類、少品牌”的競爭格局,標準化程度高的小吃更具有品牌全國連鎖化發展的潛力空間。
鹵味市場

全國鹵味市場規模龐大,據估算已達到三千多億,其中西南地區的川渝鹵味更是占據顯著位置,市場規模大約在300億到500億之間,占比約為10%-15%。這一領域內品牌競爭異常激烈,既有絕味鴨脖、周黑鴨、煌上煌和紫燕百味雞等全國性上市品牌穩固其市場份額,也有巴蜀王氏現撈、土門趙鴨子、麻爪爪等具有鮮明西南區域特色的優秀品牌在細分領域內獨樹一幟,開拓出獨特的生存與發展空間。與此同時,創新模式不斷涌現,鹵味與其他品類的融合成為新趨勢,如鹵味火鍋以及融合了川渝特色的旋轉熱鹵鍋(一種鹵味加自助的新業態),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全新的增長點。
1.代表品牌:
絕味鴨脖、周黑鴨、煌上煌、紫燕百味雞、曹氏鴨脖、窯雞王、久久丫、九多肉多、喜旺食品、巴蜀王氏現撈、骨里香、鹵江南、廖記棒棒雞
2.高點單率產品和食材:
夫妻肺片、百味雞、藤椒雞、鴨脖、鹵面、包漿豆腐、嘎嘎糯香掌、酸辣海帶絲、黑鴨鴨脖
3.發展趨勢:
產品多元化創新:鹵味市場不斷推出新口味、新食材、新包裝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如季節限定口味、健康食材制作的鹵味等。
品牌連鎖化擴張:品牌競爭加劇,企業通過品牌化、連鎖化經營提升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實現規模效益,降低成本,如“鴨脖三巨頭”等品牌的擴張。
健康化受關注: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追求,促使鹵味品牌注重產品的營養屬性,減少添加劑,增加健康食材,開發低卡、低鹽、低糖等功能化產品。
生產智能化轉型: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和智能化手段,提升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實現生產標準化、規模化、自動化,推動行業的智能化升級。

餐飲多元化選擇背后
供應鏈成餐企較量關鍵

小吃以單一業態覆蓋多元品類,涵蓋西式快餐、各類中式小吃快餐店,如專注米面的米線店、主打肉類的燒烤店、以蔬菜為主的冒菜店、以豆制品為主的豆花店、經營烘焙的曲奇店、以及特色鹵味的鴨脖店等。它們憑借別具一格的風味,為消費者創造了琳瑯滿目的產品與服務選擇。然而,在這多元的餐飲品類與選擇背后,實質上是各餐飲企業在供應鏈層面展開的關鍵較量。優質的供應鏈就是餐企的生命線,關乎食材的穩定供應、品質的始終如一,更與服務的高效協同緊密相連。選擇優質的食材及餐飲服務供應鏈合作伙伴,將有助于餐飲企業契合市場飲食偏好、增進出餐效率、把控運營開支,進而實現穩健的經營與拓展,乃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海名·2025第13屆成都餐博會
搭建供需對接橋梁




海名成都餐博會作為西南餐飲行業風向標,持續深入洞察西南餐飲產業鏈供需兩端的發展需求,以此為基礎,實施針對性舉措,引領著餐飲市場的發展方向。海名・2025第13 屆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通過開設特色場館集中展示趨勢供應鏈品類,以及開展二十余場涵蓋火鍋、凍品、設備、大賽、行業創新發展、新營銷等主題的論壇、活動、賽事與品鑒會,激發西南餐企創新活力,推動西南餐企產品的多樣化與個性化發展,搭建起西南餐飲市場與全國供應鏈企業的高效溝通橋梁。
海名・2025第13 屆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立足西南優勢市場,匯聚全國優質資源,展示范圍包括火鍋食材及用品、調味品、水產及水產預制菜、肉禽及肉禽預制菜、速凍米面、酒水飲品、烘焙輕食、餐飲加盟及新零售、餐飲設備、食品加工與包裝設備、生態農產品、餐飲數字化等、外賣包裝與配套供應鏈服務在內的多元品類,充分滿足西南餐飲市場一站式采購需求,高效化解決供應鏈供需對接難題。




同期舉辦第二屆中國餐飲成都峰會,廣泛邀請行業內的專家學者、企業聚焦熱點話題,幫助西南餐飲鏈上企業及時敏銳捕捉行業動向,緊貼消費趨勢,助力餐企拓展戰略眼光、供應鏈升級、營銷創新策略提升。2025年6月12-14日,海名・2025第13 屆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誠邀全國餐飲人共赴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探尋餐飲新趨勢,對接餐飲好資源!
*文中部分圖文數據源于網絡,文中轉載圖片、音頻、視頻文件、數據等資料,均歸該權利人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權益,請后臺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海名·2025第13屆成都餐博會
6月12-14日
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