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政策指引下,潢川縣聚焦經營主體全生命周期服務需求,以餐飲行業(yè)高頻辦理事項為突破口,創(chuàng)新推出“開辦餐飲店一件事”集成服務改革。這項改革通過系統(tǒng)性重構審批流程、數字化賦能政務服務、跨部門協同機制創(chuàng)新三大核心舉措,實現了審批材料精簡60%、辦理時限壓縮60%、企業(yè)跑動次數減少的突破性成效。作為全國基層政務服務改革的典型案例,其通過“一單告知、一窗受理、一鏈辦理”的集成服務模式,不僅破解了傳統(tǒng)審批中“多頭跑、重復交、耗時長”的痛點,更構建起“事前指導--事中幫辦--事后跟蹤”的全周期服務體系,為中小微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強勁動能。本文將深入解析這一改革的創(chuàng)新路徑、實施成效及示范價值。
精簡材料數據,減輕申辦負擔。整合食品經營許可、設置門頭店招、消防安全檢查等多個審批事項要素,形成一套材料、一張表單、全流程辦事指南,實現“一單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辦結”。運用信息共享和電子證照,提升申報表單預填率,自動調用共享數據。目前,通過數據共享,申報表單預填率達到80%,有效節(jié)省了申請人的填報時間。同時,提供部分材料標準化模板,對非核心條件實行容缺受理,減少申請人材料準備壓力。據統(tǒng)計,容缺受理機制實施以來,已有超過200家餐飲企業(yè)受益,材料準備時間平均縮短了3天。
設立綜合專窗,優(yōu)化服務體驗。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開辦餐飲店一件事”綜合服務專窗,整合多部門業(yè)務骨干,采用“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tǒng)一窗口出件”模式。配備專職幫辦代辦人員,提供全流程服務。建立線上線下融合機制,申請人可自由選擇辦理方式,線上數據實時反饋,支持郵寄材料和審批結果,實現“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自專窗設立以來,線上業(yè)務辦理量占比達到60%,已有超過150家餐飲企業(yè)通過郵寄方式完成材料提交和結果領取,真正實現了“零跑腿”。
整合審批流程,提升辦事效率。梳理開辦餐飲店涉及的多個事項,打破部門界限,將分散流程整合為“一鏈辦理”。申請人只需向專窗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實現“一次申請、并聯審批、統(tǒng)一出件”。繪制標準化辦事流程圖,明確各環(huán)節(jié)辦理時限、材料清單和責任部門。通過流程整合,開辦餐飲店的審批時間從原來的平均20個工作日壓縮至現在的8個工作日,辦事效率提升了60%。
強化部門協同,開展證前指導。多部門組建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機制。專窗受理申請后,各部門同步啟動并聯審批,符合條件的開展聯合勘驗、聯合驗收,部分情況單獨現場核查,減少對企業(yè)干擾。提供“證前指導”服務,避免盲目投資,升級全程幫辦,實現“證前指導”“全程幫辦”與高效辦成“一件事”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工作專班已為超過300家餐飲企業(yè)提供了證前指導服務,有效降低了企業(yè)的投資風險。
來源:中國經濟網